日期:2025-07-20 13:04:34
一张身份证、一个银行账户和一袋免费粮食,印度用十年时间将1.71亿人拉出极端贫困线,也把自己拉进了全球最平等国家前四名。
你敢信吗?印度刚刚宣布自己成了全球第四大平等社会!世界银行最新报告一出,印度媒体全炸锅了——基尼指数25.5,仅次于斯洛伐克、斯洛文尼亚和白俄罗斯,比美国、中国和所有G7国家都强。
更惊人的是数据变化:十年前印度基尼指数还是28.8,极端贫困率高达16.2%;如今贫困率暴跌至2.3%,整整1.71亿人爬出了赤贫泥潭。财政部长乐得合不拢嘴:“这说明咱印度的经济增长果实,全民共享了!”
但翻开印度报纸另一面,高温热浪今年已带走211条生命,贫民窟里连风扇都稀缺。财富排行榜上,前1%的富豪掌握着全国40%的财富。种姓制度的幽灵仍在职场游荡——低种姓求职者被拒率比高种姓高出17个百分点。
01 数字神话:贫困率暴跌与基尼指数之谜
世界银行这份2025年春季《贫困与公平简报》像一颗震撼弹。印度基尼指数25.5,稳稳跻身“全球最平等社会”前四强。要知道中国的指数是35.7,美国更高达41.8。
数字背后是惊人的减贫速度。每天生活费低于2.15美元的人口比例,从2011年的16.2%骤降到2023年的2.3%。用印度财政部官员的话说:“相当于十年搬空了一个巴基斯坦的总人口!”
农村贫困率从18.4%降至2.8%,城市从10.7%降到1.1%,城乡差距大幅收窄。北方邦、马哈拉施特拉等五个曾经贡献全国65%贫困人口的“困难户”,如今扛起了三分之二的减贫大旗。
多维贫困指数(MPI)更从2005年的53.8%断崖式跌到15.5%。看病能报销、上学有补助、做饭有燃气——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基本权利,正在渗透进贫民窟的铁皮屋里。
02 福利革命:数字时代的扶贫攻坚战
莫迪政府的“秘密武器”是一套数字福利组合拳。首当其冲的是全民银行计划——5.569亿个“零门槛”账户让街头小贩也能扫码收款。
更厉害的是14.2亿张Aadhaar生物识别身份证。这套系统让福利金直通受益人账户,三年拦截3.48万亿卢比(约合420亿美元)的冒领资金。贫民老太拉尼感慨:“以前领袋米得给办事员塞钱,现在钱直接进手机!”
健康保障网同样大手笔:4.134亿张Ayushman医保卡,全家每年最高报销50万卢比医疗费。70岁以上老人免费参保,村医用平板电脑就能调取电子健康档案。
小商贩扶持计划更接地气:“匠人工匠”项目让300万铁匠、陶匠领到免费工具包;小贩摆摊能免息贷款;农村妇女组团开裁缝店,政府包揽三成启动资金。
03 光环背后:难解的结构性不平等
但福利狂欢难掩残酷现实。女性在职场首当其冲——劳动参与率仅29.4%,比男性低51个百分点。班加罗尔IT园区里,女码农薪资只有男同事的60%,零售业差距更达33%。
种姓阴影同样顽固。低种姓求职者简历通过率比高种姓低三成,硅谷的印度裔高管圈里仍存在“隐形种姓天花板”。尽管预留政策保障公职岗位,但低种姓从事非正规工作的比例高达47%,随时面临失业风险。
教育短板更令人揪心:全印度140万所学校中26%没饮用水,53%缺女生厕所。劳动力大军里仅4.69%接受过正规技能培训,大学生失业率却冲到29%。德里大学毕业生维卡斯苦笑:“会写Python代码,却修不好漏水的水管——这就是印度教育!”
04 福利双刃剑:社会撕裂的导火索
福利政策本为公平,却常酿成新冲突。2023年曼尼普尔邦骚乱就因“表列部落”资格争议爆发,族群冲突造成数百人流离失所。
更惨烈的是2015年古吉拉特邦骚乱。富裕的帕特尔种姓不满预留制偏袒低种姓,50万人上街演变成打砸抢,至少10人命丧街头。警察用水炮驱散人群时,标语牌上写着:“我们要公平,不要施舍!”
预留制争议已成政治火药桶。最高法院设定的50%名额上限屡遭地方冲击,高种姓学生举着成绩单抗议:“我考90分落榜,他考40分入学——公平二字怎么写?”
专家点破症结:“票选政治下,福利变成竞选筹码”。每逢大选,免费燃气罐、智能手机满天飞,选后承诺常打水漂。有贫民窟老人嘀咕:“政客的甜言蜜语,比季风还不可靠!”
女性劳动参与率不足30%,六成职业女性沦为“无偿家庭帮工”;高种姓学生举着高分试卷抗议预留制度挤占名校名额;硅谷的印度码农圈仍存在“隐形种姓天花板”。
新德里贫民窟里,顶着42℃高温找水的老汉巴布拉尔说得实在:“平等?我儿子大学毕业两年还在送外卖,有钱人家孩子早当经理了!” 世界银行的统计数字与街头百姓的真实体感,正在印度大地上演着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对决。
大家怎么看?是给印度点赞,还是觉得数据有水分?欢迎在评论区讨论!
安联配资-炒股配资开平台-线上股票配资-实盘配资官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